close

小時候過年拿到長輩給的壓歲錢,爸媽就會帶著我到郵局去存。不過當時我最意外的是我在郵局的存款竟然也可以在郵局以外的銀行提款機領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跟我一樣好奇,這是怎麼辦到的

人類社會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用實體的金銀幣來當成交易媒介,然後才逐漸接受了「銀票」的概念。銀票運作的方式就是每張票據背後都有特定重量的實體黃金白銀放在票據發行人的行庫內作為價值擔保,持有銀票的人可以到票據發行機構憑票兌換出等值的實體金銀。當人們對於「我手上的銀票一定能跟某機構兌換回與票面等值的實體金銀」有足夠信心時,銀票就會取而代之成為主流的交易媒介,也就是貨幣。

1528945543987524ad82520.jpg

一個身懷鉅款的人若要遠行,先將身上的實體金銀存入發行票號的機構( 在中國稱為「票號」在歐美稱為「銀行」)兌換成等值的銀票。抵達目的地後找到發行銀票的分支機構,再將該銀票兌換回實體金銀,銀票發行機構賺取的利潤就是匯兌上的差額跟手續費。

23305.jpg

由此可知,這個商業模式跟傳真機一樣,提供匯兌業務的分支機構如果越多,人們對機構的依賴度也會越高,票號或銀行就能賺到更多錢。搞銀行跟票號的老闆雖然都知道前面這個道理,但基於人力物力上還是有限,所以匯兌業務沒辦法大規模擴張。

想出上面這個問題解決辦法的是一個古老的金融家族──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老羅斯柴爾德找了其他銀行同業坐下來談合作。

220px-Mayer_Amschel_Rothschild.jpg

「以後我的客戶拿著我家的銀票可以到你家取金幣,然後你再拿著我家的銀票到我家取金幣,作為回報你的客戶也可以到我家取金幣。」

既然每家票號跟銀行的分支機構都有限,如果大家聯手合作不就能做到更大規模的匯兌生意了嗎?

於是跨行匯兌業務終於出現了。

 

跨行匯兌業務模擬情境:

1.本月拿著A行銀票的客戶到B行總共兌換出2000盎司金幣

2.本月拿著B行銀票的客戶到A行總共兌換出1600盎司金幣

3.A行與B行在月底拿著各自的帳本比對差額,得出「本月A行要補400盎司金幣的差額給B行」這個結論,A行把金幣差額補給B行後雙方手上的銀票互相交換,帳就平了。

 

客戶拿著銀票到銀行拿金幣的行為我們稱為支付(payment)

A行跟B行之間把雙方多筆債務轉化為單一債務的過程我們稱為淨額抵銷(netting )

A行跟B行之間傳送支付指令及調整對帳,過程可能包括支付指令的淨額抵銷以及淨清算部位計算的行為我們稱為結算(clearing )

A行把金幣差額補給B行,雙方把各自發行的銀票收回解決雙邊債務關係的行為我們稱為清算(settlement)

證券或資金在移轉後不可撤銷且不再附帶條件而被解除的狀態我們稱為最終清算(final settlement )

乍看之下上面這個模擬情境是不錯的,但還有個風險──「上述情境中A行要補400盎斯金幣給B行,如果A行付不出來該怎麼辦?」

再複雜一點,如果參與跨行匯兌業務的機構有A行、B行、C行、D行,月底進行netting&clearing得到的結論是「本月A行要補400盎司金幣給B行,B行要補300盎司金幣給C行,C行要補200盎司金幣給D行」。如果A行沒辦法履行支付債務的義務,會不會造成其它金融機構也跟著違約?若單純只是A行對B行的債務違約問題,我們稱為「清算風險(settlement risk )」。若還會影響到其他機構的償債能力,那就是「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 )」了。

後來銀行同業之間也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只要每家銀行都在其它家都先開一個備付金帳戶,裏頭先放滿足額的錢,月底清算時就沒有這些問題了。」,於是各銀行間都在其它家開了一個備付金帳戶,彼此互為清算機構。

 

說到這裡就可以初步解釋我小時候的那個問題了

1.小余拿著郵局提款卡插入中國信託ATM輸入密碼進行身分驗證。

2.小余輸入提款金額一萬元。

3.中國信託問郵局:「有一個小余打算從中國信託這邊提走一萬元」。

4.郵局回覆中國信託:「小余在我這邊有足額的存款,你先幫我給他一萬吧。」

4.於是小余拿到了中國信託ATM吐出來的一萬塊,郵局也欠了中國信託一萬塊。

5.到了清算時點,再將這段時間內發生的的多筆債務做淨額抵銷釐清債務關係,再透過備付金帳戶支付資金消滅債務關係。

 

不過這個備付金系統還有個大問題,如果參與的同業家數越來越多,這套備付金系統運作起來會變得很複雜。

三家.png

如果同業只有三家的話系統運作起來還不算複雜,若參與機構變成四家的話就變得比較眼花撩亂。

四家.png

如果有N家銀行要參加這個備付金系統呢

十家.png

假設圖中每一條線都代表某行對某行之間的資訊流與資金流的業務處理成本,那麼在N家參與機構的狀況下整個系統就會有N(N-1)/2也就是N平方數量級的業務處理成本。在過去各國銀行發展跨行清算支付系統的過程中都碰到了上述狀況也不堪其擾,對於錙銖必較又需要規模的金融業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為了降低銀行同業之間處理資訊流與金流的業務成本,最終各國都演變成由央行主導的支付清算系統,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視為一種中心化,在N家參與機構的狀況下整個系統只會有N數量級的業務處理成本

中心化.png

除了上述央行扮演清算機構的優點,央行對銀行同業也能提供日間透支與擔保品。在極端的狀況下若面臨複數參加者出現違約風險,央行還能扮演最終資金融通者的角色來穩定整個清算與支付系統銀行同業的清算貨幣也當然使用沒有違約風險的中央銀行貨幣,這樣的功能就不是銀行同業之間互相清算可以提供的。資金的流通就如同一個國家經濟的血液流通,確保整個國家支付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能明白人類社會的支付清算系統是怎麼從同業間彼此平等的非中心化結構轉變成由中央銀行主導的中心化結構。

那麼大家耳熟能詳的比特幣支付系統「去中心化」又是怎麼回事呢

1_qhsL7p_ffEc9O6gITiJ4_A.png

比特幣支付系統當中並沒有中介、清算中心等第三方機構,在架構上其實跟銀行同業間彼此平等的非中心化結構是很類似的。但是跟銀行業不一樣的地方是比特幣支付系統是人人都能參加的支付系統,銀行業則是一個需要主管機關核准才能營業的特許產業,在參與者數量上不知道相差了多少個數量級。

mXkfdToSwHyB6JhoXEHFtuhQVXXF6mFDi4YM4SwdmvoVRgozDdaaC4WvL1HXB2ZWeZhqMPQknPYQzmcNgLC1VFhAwXhzyp6RHAigxfZG2.png

若已經能接受前面銀行同業支付清算系統最終為什麼走向中心化,肯定會好奇比特幣為什麼不走中心化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設計出比特幣的中本聰沒有人力物力財力。

在缺乏人力物力財力的條件下要設計出一個支付系統,就要由參與者去分擔支付系統的運作成本,所以就用「去中心化」的名義來號召大家參加這個系統。但是比特幣支付系統雖然沒有清算中心,可是還是要對每一筆交易進行清算,這個清算成本就反應在每個參與者( 節點)的資料同步、資料儲存以及資料同步過程所中發生的衝突上。由前文可以得知在非中心化的狀況下銀行同業進行清算的業務處理成本是N(N-1)/2,在中心化後是N。當N這個數字在很大很大的時候,非中心化的最壞系統複雜度所造成的業務處理成本會使得整個支付體系不再有任何商業價值。例如現在若要用比特幣付款來買一杯2美元的飲料,清算費用大約是20美元,總共必須付出22美元才能買到一杯2美元的咖啡

 

許多人認為比特幣這種支付系統有著超越主權不受政府控制、監管、沒有中介機構等等的優點可是這些擁簇比特幣支付系統的人通常沒有意識到,當用戶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時,支付成本會大到讓整個支付體系失去商業價值的致命缺點

對你來說,支付系統有著什麼樣的功能及特點才是真正重要的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tropovich30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